暔先

“你是上帝眷顾的孩子,也是难逃其咎的疯子。”

【秦长安】又逢长安来(陕西省拟)


后来,小姑娘说:长安,其实一直都在。


1.


那是一个大雪茫茫的冬天,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,老长安城却裹着厚厚一层白雪,映着些人家窗户里透出来的光亮。白天的西安有多热闹,这飘雪的夜晚就有多沉寂。倒是大风刮过的‘呜呜’声一直没停下来过。


黑夜深邃,小姑娘就和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同,轻飘飘地降落人间。


小姑娘出生时,尚不足月。被抱出来的时侯,只有小小一团缩在襁褓中,哭闹声也小,看上去可怜兮兮的。


家人们商量说给小姑娘起名字,爸爸说,瑞雪兆丰年,就叫‘瑞雪’,图个喜庆。


奶奶说,孩子不足月,起个贱名,可保她平安长大。


爷爷听到这儿,坐直了身子,拿起放在一旁的烟斗,朗声道:包说咧,都是新中国了,你这老婆子咋还弄迷信一套。


最后啊,爷爷拍了板,给小姑娘起名叫做‘长安’


2.


小姑娘是生在城墙根儿下的长安人,大名也叫长安,最后也顺顺利利地长到了能去上学的年纪,除了身体弱些,与其他同龄的孩子一般闹腾,被妈妈笑着偷叫是个家里的活阎王。


小姑娘听妈妈讲故事,开头便是说山里面有间木头做的房子。她便问妈妈,大山长什么样子。妈妈说,大山很高很大,远远儿的就能看到。


小姑娘想了想,恍然大悟:那便是和钟楼鼓楼一样大了。自己只要往窗户外面看,隔着好几条大街都能看的清楚。


直到后来,小姑娘在电视里看到了大山,才惊呼一声,跑到家里人那里,挥着双臂,撅着嘴巴,比划着电视里的山有多大。


爷爷弹了弹烟斗,眯着眼,带着厚厚的鼻音‘哼’了一下,说咱们的华山那才叫一个大,山顶都捅到云里头去喽。小姑娘蹲在爷爷坐着的竹椅旁边,瞪大了眼睛,听得津津有味。


3.


后来,小姑娘长成了大姑娘。


快过年的时候,管事儿的人搭了个戏台子,说是要请戏班子在这儿连唱三天秦腔。爸爸下了活回家的时候,便告诉了爷爷,说是戏班来了人,已经在唱了,唱的是《八义图》。爷爷连忙放下了手里一直提着的老烟斗,‘噔’的一下坐起来,随手扯了件厚衣裳,就要去听秦腔。


爸爸要和妈妈赶着年前,把家里打扫一遍,就喊了小姑娘去陪着爷爷。


到了戏台子那儿,爷爷和几个邻居家的老人打了招呼,便一屁股坐在拎来的小凳子上,跟着台上的花脸武净哼着调子,摇头晃脑的,显是入了迷。小姑娘却被那马锣、梆子的声音聒的耳朵疼。


小姑娘穿着亮色的大棉袄,把长长的头发梳到脑袋后面去扎了个高高的小辫儿,白生生的脸蛋儿,按老人家的说,就是长得心疼人。在一众老爷爷老太太团里,小姑娘别提就多显眼了。


台上人做了个“趟马”,台下的老人们一点儿都没有平时慈祥沉稳的样子,马上鼓掌叫好,有的甚至用砖头跟着音乐声敲着长板凳,把小姑娘吓了一大跳。


而也就是这被吓得一激灵,小姑娘看到了旁边儿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男人,竟然也跟个老头子一样,笑呵呵地看台上表演的绝活儿。


大概是小姑娘毫不遮掩打量人的目光,男人也猛地扭过头看向小姑娘,冲着有些尴尬的小姑娘,安抚性的笑了笑。


4.


男人叫秦长安,小姑娘也叫长安。


小姑娘顿时觉得惊奇,秦长安则说小姑娘和他有缘分。


两人年龄差了好几岁,却一下子成了朋友。小姑娘总是笑嘻嘻地叫男人“长安”,男人也一本正经的叫小姑娘“长安”。


除此之外,小姑娘还特别崇拜秦长安,因为她发现秦长安好像什么都会、什么都懂,就连以前听来觉得粗俗的秦腔,让秦长安一解释,也能多出来几分韵味。


小姑娘最喜欢吃一条小巷子口卖的甑糕,于是好几次秦长安见面,两人都是一起穿过大街小巷,跑去买一份热乎乎的甑糕。有时候小姑娘吃得着急了些,就被烫的合不拢嘴,只能仰着头不停吐着气。若是秦长安在一旁笑出声,小姑娘就气急败坏的伸手去拍秦长安,但又因着仰头看不见人,每次都只得扑了个空。


有一次,小姑娘看见卖糖画儿的小贩做了一个秦腔脸谱的样子,和爷爷房间里摆着的脸谱剪纸一个样,便急哄哄拽着秦长安去买,但却被另一个小男孩儿截了胡。小姑娘倒也没有因为这种小事郁闷,但还是夸张地叹了一口气,说跟着秦长安时运不济。秦长安还是没心没肺的笑,但第二天就送了一个更大的脸谱糖画儿,说是自己做的。小姑娘喜滋滋的拿着看了半天,才张嘴咬了第一口。


5.


小姑娘的奶奶走了,又过了几年,爷爷也走了。两个老人平时过得简朴,倒也没留下什么东西,只有那杆烟斗,让爸爸一并埋到了土里。


小姑娘跟着爸爸,看老人下了葬。送葬那人站在一旁,高声喊着:逝者长离去,生者满怀悲。今日葬逝者,但愿安心去。大年三十再接回家,接回家过年,家家团圆。


白色的纸钱卷在风里四散半空,小姑娘哭花了脸,泪眼朦胧间,那满目的白像极了冬日飞雪,晃着身子不吭不响的降落,伏在地上无声无息的融化。


送葬人提高了声音,落下了最后一个字:“葬!”


爷爷走了,小姑娘也早在一年又一年的飞雪中,变成了大人。


成了大人的小姑娘,已经不住在西安了,也从未再见过秦长安。


6.


小姑娘到底是变成了一个老太太,趁着过年,小姑娘的儿女们带着小姑娘回了趟西安。


小姑娘已经认不出来这样的西安了,遍地皆是高楼大厦,车流人群。汽车喇叭的声音,和路边临街大屏里发出的音乐声吵得她心慌。


其实这里和小姑娘这几十年一直生活的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差别,但她还是莫名其妙的生气,也早就没了重回故乡的喜悦。


出租车行驶在那高楼遍布的密林之中,小姑娘这才觉得,其实钟鼓楼也很小很小,小到隔着几栋大楼,就完全看不到了。


7.


小姑娘不让家人跟着,自己坐着地铁就往以前常去的地方转一转。


小姑娘这几天也想通了些,几十年啊,西安怎么可能不变呢。


小姑娘去看了大雁塔,也去看了钟楼广场。广场有一个小摊儿在卖甑糕,小姑娘买了一份,那一口,热乎乎的,跟以前和秦长安一道买的那家甑糕一个味道,枣泥甜、糯米糯,特别好吃。小姑娘这才笑开了花。


转个弯儿,就有一个老头儿坐在街口卖剪纸,有脸谱样子的,也有小人像。小姑娘也挑了一个,一手拿着甑糕,一手拿着脸谱,慢悠悠往城墙那儿晃去了。


小姑娘走累了,就坐在城墙上休息。


虽然还没到春天,但右手边不远处,还有个中年男人坐个小马扎抽着烟放风筝。再往前,还有一对小夫妻带着两个小孩儿玩闹。


左手边,有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,中间放个小喇叭。离得有些远,听着有些嘈杂,小姑娘仔细听了半天,猜着八成是一出《三娘教子》。小姑娘也不管是不是,自个儿哼着曲子。


有人拎着一个小水桶用大毛笔蘸着水在地上写大字儿。旁人走过去,停下步子来,看着地上的字,就朗声念道。


小姑娘听着那人念字,偏头往远处看。


人来人往,一派繁华。


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
那人念完后,咋咋嘴,用方言赞赏了一句“字写的好”。


小姑娘听着人潮喧嚷,却是有片刻感慨,自言自语念叨着:“长安啊,长安。”


忽有一阵风吹过来,带着凉意。小姑娘一下子迷了眼,恍然间,好像有一个人向她走来,高高瘦瘦的,踏着大步子。


小姑娘被风刮的闭了闭眼,唯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,带着笑意,几分柔和。


“我就在这儿。”


小姑娘睁开了眼,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。倒是风里有东西飘落,不紧不慢,零零散散。


小姑娘抬起头,看天色渐晚,天云远阔。


西安下雪了。


长安下雪了。


人来人往,长安也在其中。


时光荏苒故人来,最是难得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这是秦长安的第四篇,所以也借此简单说一下我眼中和我笔下的长安,算是一个陕西人的一点儿小感慨吧。如果你看到这里,还是希望你可以看完。


长安其实从未离开。


提到长安,我们会想到十三朝古都,想到王侯将相。有一句俗话说,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,陕西的黄土埋皇上。从丰镐起,长安便是帝王都,多少王朝兴衰在这里展开,多少风流才子在这里金榜题名。长安是浩大的,是繁华的,是自信的,是豪迈的,是苍茫的。


我以前也不喜欢听秦腔,觉得夸张吵闹,一点儿也不文雅清婉,只是长大后才觉得,只有秦腔的豪放才适合豪放的陕西。秦腔里最具代表性的是苦腔。所有的悲愤全都能慷慨激昂的吼出来,把那怀念哀婉都能吼出质问天地之势,你不必害怕秦腔承不住你的喜怒哀乐,如八百里秦川,宽广厚重。


长安的山是华山,高耸、奇险,入天高、如梯陡,“呼吸之气想通帝座矣”。是道士开山的传奇,才能诞生华山论剑的慷慨。


我最喜欢唐人风范,汉唐盛世之下的长安好一派热闹繁盛,百千家似围棋局,十二街如种菜畦。有人说唐朝的石狮子都比后来看着的霸气。阳关苍凉,如万古寒冰,但友人西行时,唐人只是微微一笑,敬一杯酒,淡淡地说: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安史之乱,王朝衰败,唐人却挺了挺胸膛,说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旒。长安的园林也是大唐芙蓉园那样的雄浑大气、璀璨多姿。


现在的西安并非是一座全新的现代之城,而是在原有的遗迹之上叠加而成。在这里,今与古,共生共存。


地铁口人来人往,转角就是卖剪纸的小摊;高楼倚着大雁塔,车流绕着钟鼓楼;古寺外是川流不息,古寺里是唐太宗亲手种下的千年银杏;围墙的一边是喧闹的早市,另一边是汉时拜将坛;一头是城市现代繁华,另一头是终南山独立世外。


陕西人是豪迈的,是热情的,所以陕西的方言讲起来酣畅淋漓,听着粗犷利落。这里包罗万象,有围在一起“谝闲传”(聊天)的老人,也有激情四射的摇滚歌手。有穿着背心裤衩的男人,也有一身唐装的女孩儿。


陕西人对王侯将相不感兴趣,反而对日常的生活有着近乎赤诚的享受。陕西人气定神闲,却又从不排斥新奇的事物,陕西人喜欢热闹,喜欢繁华,喜欢爽快和有话直说。你和他们说厚重的历史或是什么千年遗迹,他们也只觉得平平常常。


这并非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的意义,也并非不爱护这样的遗存。这样的从容散淡,恰恰是印在陕西人骨子里的、千百年来不改的傲。世人瞩目的古迹在陕西人眼里,仅仅是平时乘凉的广场或是开车路过的高塔而已。


西安如此,咸阳如此,汉中如此......


就连西安那变成所谓的“网红城”,在我看来,也是陕西熟悉的样子。


陕西欣然接受着新的东西充斥各个城市,但其实这些改变对于老陕而言,只是更热闹了些,游客更多了些。他们自己还是不改气定神闲,不紧不慢,豪放大气,真诚热情。


任他人再看再说,依旧是那样从容慵懒,自信淡然。


这是长安,亦是陕西,


长安从未离开,只要你看,就能看的到。


(PS:亲,秦长安的合集了解一下吗⬇️,持续更新中)



评论(11)

热度(388)

  1. 共24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